某日,廣州港知同學帶我去珠影玩,面涂她有一個學生在那里工作,鴉墻影可以給我們導游。后面會冒珠影是電影道珠珠江電影制片廠的簡稱,籌建于1956年,廣州港知為中國八大電影廠之一,面涂現在改名為珠影集團。鴉墻影走出地鐵客村站就是后面會冒珠影,映入眼簾的電影道珠是一面長長的涂鴉墻,在這卷畫里展現了珠影的廣州港知發展歷史和電影制作行業的相關知識,成為羊城的面涂一道風景線。
珠影探秘:從制片廠到電影港
說起珠影,鴉墻影我并不陌生,后面會冒家父曾經差點去了珠影當導演,電影道珠我也曾請珠影的老師幫我做表演培訓。我雖然去過珠影,但并沒有認真看過這個電影工業的生產基地。如今電影廠作為計劃經濟和膠片時代的產物已經衰落了,在同學的學生帶領下我們打算好好看看它。
在珠江電影文化長廊里我看到各種型號的電影放映機,可能現在的年輕人不知道什么叫“跑片”,那時電影拷貝數量有限,多個電影院同時放映時,就需要放映員騎著自行車把上一個影院放映完的拷貝送到下一個影院。在那個年代,電影是令人羨慕的高級文化消費,同學的父親曾經做過光榮的放映員,為此她要與電影放映機合個影。后來國家實施農村數字電影放映工程,我還專門做過研究。
早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珠影就以大量富有嶺南特色的影片在中國影壇獨樹一幟。較有代表性的影片有故事片《南海潮》,《七十二家房客》、《大浪淘沙》、《跟蹤追擊》等。這些老電影也給我童年留下美好的回憶。成就最高的恐怕是黑白膠片拍攝的《南海潮》,那是著名電影藝術家蔡楚生導演的最后一部電影。
由于看了父親訂的許多電影雜志,工作后我寫了不少影評,其中有的還獲獎,如:《愛情·鄉情·親情——電影《逃港者》思想情感淺析》。我的電視創作也受到電影的影響,如今在珠影的攝影棚里還在拍攝電視系列情景劇《七十二家房客》。
改革開放以來,珠影也拍出一些很有影響力的精品佳作,如《雅馬哈魚檔》、《孫中山》、《情滿珠江》、《安居》、《鄧小平》等,屢獲國際獎及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影“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童牛獎”與電視“飛天獎”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雅馬哈魚檔》,張良(電影《董存瑞》扮演者)導演在這部反映改革開放早期廣東生活的影片中大膽啟用了非專業演員。
隨著市場經濟和數字時代的到來,珠影需要脫胎換骨的改變,需要更大力度的改革創新。目前珠影主要生產一些由政府投資的主旋律電影,同時這里也是廣東電影后期制作的重要基地。
目前珠影集團全力建設4K電影產業鏈,投資2000萬的首部粵劇電影《白蛇傳.情》反響不錯,不僅有較好的票房,還賣給B站,還可以海外發行。找準方向和特色,有政府支持的珠影跟民營電影企業還是可以展開差異化競爭的。
但珠影要真正走出低谷,還須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因素。在廣東建設文化大省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背景下,一個宏偉的計劃出臺了?!墩衽d珠影三年行動綱要(2019-2021)》透露了未來三年的發展思路;與香港英皇影業、美亞娛樂資訊集團戰略合作;粵港澳大灣區電影港、暨南大學珠江電影學院揭牌;公布4K電影紀錄片《我愛你,中國》、首部粵劇4K電影《白蛇傳·情》、粵港澳題材商業影片《頭號追緝》三部新片拍攝進度……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這片破舊的廠房上會打造出廣州影視文化旅游地標——“珠影粵港澳大灣區電影港”(珠影粵港澳大灣區電影博物館)——一個影視創新產業鏈綜合體,一個電影博物館,一座擁有超大巨幕的影城,一個匯集音樂演出、電影首映的多功能劇院。還有電影主題餐廳、潛水、沖浪、射擊、卡丁車的文化體育館……未來的珠影會是什么樣子?是一座星光璀璨的影視城還是一條變相的美食街?
朋友,您能告訴我您看過哪部珠影的老電影嗎?您覺得珠影還能拍出有嶺南特色的優秀電影嗎?
推薦文章:
吳京戰勝吳京,《長津湖》奪冠的三大秘訣,它的成功能復制嗎?
這個沒正規學過電影的香港人怎么會讓他來執導大片《長津湖》呢?
如何欣賞和評價一部電影?這些評論或許能幫到你
春雨綿綿游???,電影公社轉一轉
西部影城及團結路